山西青年报对我院创新精英研究院郭柯成同学进行报道
/index.html
智能机器人用88根手指弹钢琴
稿件来源:高旗

钢琴机器人可以弹奏任意跨度的钢琴曲目,
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弹奏错误。本报记者高旗摄
本报记者 高旗
一支两人团队、历时一年,完成了一个名为钢琴机器人的制作,亦完成了他们从小就埋藏在心中的梦想。昨日,记者来到中北大学,见到了这个机器人和它的制作团队。
大三学生郭柯成从高中开始就喜欢上了弹钢琴,现在,他弹得一手好曲子。尽管如此,有些高难度的钢琴曲他还是弹不好。“不如发明一个机器人帮你弹吧。”朋友随口开的一个玩笑,让郭柯成有了灵感,决定制作一个会弹钢琴的机器人。
“我是学微电子学专业的,决定制作机器人后,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远远不够,于是找到计算机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文志豪合作。”郭柯成说。俩人一拍即合,一个负责硬件制作,一个负责软件编程,制作机器人的过程也是互相学习的过程。
从去年冬天开始策划、模拟、搜集资料,到遇到瓶颈艰难摸索前行,历时一年,这个机器人终于可以弹钢琴了。
据郭柯成介绍,这个智能钢琴机器人拥有88根手指,每根手指对应一个琴键。88根手指都已精确定位,可以弹奏任意跨度的钢琴曲目,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弹奏错误。智能钢琴机器人的控制软件使用MID文件作为钢琴曲目的源文件,通过对MID文件中音乐信息的提取,控制每一根手指的弹奏。
在文件解码过程中,采用自定义的音符格式,大大减小了文件大小,加快了系统反应速度,从而提高了机器人弹奏钢琴的速度。
说起制作过程中的困难,郭柯成笑了,“困难太多了,经费问题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,88根手指就有88个电机,每个电机性能好坏都要挨个试验,还要考虑价钱是否在承受范围内。”虽然有学校的创新基金,但他们还是用了不少生活费。
过程很艰难,但经过不断地调试、修改,最终还是成功了。郭柯成表示,制作过程中,资料很少,需要自己不断创造新的东西,这样一来,就大大开拓了他的思维,激发了创造力。同时,也巩固了专业知识。
对于毕业后的打算,郭柯成表示,自己准备创业,从事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器件制作,把科技应用于生活中。